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泰安市各级财政部门改革创新科技财政金融保障机制

时间:2025-07-05 11:53:00

泰安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核心动力,以财金联动为核心引擎,通过政策协同、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全力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要素堵点,为泰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创新项目组织方式。为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与市科技局联合印发《泰安市科技创新“双十工程”实施意见》,以机制创新重塑科研项目组织申报体系,打破传统申报立项模式,创新引入“揭榜挂帅”“竞争立项”等市场化、竞争性科研项目组织申报方式,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与科研人员创新潜能,鼓励和引导我市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11个产业链和其他优势产业,每年实施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单个项目每年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和300万元贴息补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双十工程”在研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6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4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件、研发新产品14个、新建或改造生产线9条、新增就业230人;项目实施期内新增销售收入12.9亿元、新增利润8549万元、缴税3853万元。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缓解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融资难题,进一步提升泰安市企业创新发展动能,培育一批具有自主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科创企业,2024年以来,市财政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洪泰科创、未来产业、合成生物等7支基金,基金实缴规模达57.36亿元,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领域,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通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缓解企业创新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带动优质科创企业加速成长,助力泰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泰安市培育上市企业1家,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标杆企业21家。其中,基金招引兴泰硅材项目成功落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6.6亿元,同时带动硅负极、气溶胶等上下游配套项目加速向企业周边聚集,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建立财金协同机制。为促进科技、财政、金融深度融合,进一步健全科技企业发展金融业态,更好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与市科技局密切协作,结合泰安市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通过实施“泰科贷”、“泰科担”、“泰科保”等财政金融政策,建立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科技型企业贷款融资一体化财政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资金难题,助力科技型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企业授信12.74亿元,备案10.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全市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231.95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

规范平台运营管理。为加强和规范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管理,牵头制定《泰安市市级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管理办法》,着力提升平台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效益优先、强化服务,权责匹配、互利共赢”原则,通过高效整合高校等优势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培育一批能够强链、延链、补链的创新型企业和重大科创项目,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形成我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夯实财源基础并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下一步,泰安市各级财政部门将继续探索新的支持模式和机制,推动财政金融保障机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为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