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郴州新闻网】
8月12日,安仁产业开发区百创皮具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56岁的伍金花坐在工位前,双手灵活地整理着皮具部件——她的动作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沉稳劲儿。“现在我每天工作8小时,既能坐着干也能站着干。”她抬起头,眼角的笑意泛着光,“园区和厂里特意给我调了个‘暖心岗’,工作时间短了,收入稳定了,身子也不那么累了。”
这样的从容,放在一年前简直不敢想象。2024年4月,因原本工作的工厂搬迁,伍金花面临失业危机。祸不单行的是,她的丈夫又身患重病,失业和高昂的医药费像两座大山压在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头上。“那时候整宿睡不着,家里的顶梁柱病了,我得找份工作继续撑着,可一听说我年纪大了,好多厂子都不愿意要。”回忆起那段日子,她的声音仍带着颤抖,“那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了。”
转机出现在最艰难的时刻。安仁产业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伍金花的困境。“就业帮扶是我们防返贫的重要抓手,不能让脱贫户脱贫又返贫。”安仁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谭志鹏说。工作人员迅速梳理了伍金花的家庭情况、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随即联动园区企业展开“一对一”岗位匹配。很快,百创皮具有限公司向伍金花抛出了“橄榄枝”。
2024年7月,伍金花的丈夫因病不幸去世,因悲伤和劳累过度,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工作倍感吃力。园区在了解情况后,再次伸出援手。该公司企业法人唐小飞回忆道:“园区工作人员专门到公司,详细说明了伍大姐家的情况和身体状况。经过沟通,考虑到伍金花的实际困难,公司特意将她调整到‘揉皮带’岗位。这个岗位工作时间灵活,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坐姿或站姿,工作轻松且收入稳定。”
调岗后的伍金花,生活如春溪解冻般渐渐好转:新岗位薪资比原来多了200元,足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8小时的工作时间,她能从容完成手头工作,累了就扶着操作台休息会儿,或是起身活动活动僵硬的腰背。
“家里出事那阵子,我总觉得日子灰蒙蒙的,连走路都抬不起头。”她低头整理着袖口,声音轻柔却坚定,“现在不一样了,园区帮我解决困难,老板和同事也关心我,把轻松的活儿让给我做,我心里头啊,像晒了太阳,暖烘烘的。”
这种暖心帮扶,折射出安仁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系统性思路。近年来,安仁县始终将“稳就业”作为防返贫的关键举措之一,以产业园区为“主引擎”,构建起“岗位对接—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帮扶机制。针对脱贫户、监测户等特殊群体,职能部门联合企业建立动态用工台账,既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又让困难群众“干得动、留得住、有盼头”。
伍金花的故事,是安仁县推进民生实事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数据最有说服力:“十四五”以来,安仁产业开发区企业数量从54家增至214家,新增就业岗位9000余个,用工规模从3000人扩大至12000余人;全县建成乡村振兴车间150家,累计带动65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午后的阳光炽热,伍金花起身整理工位,继续投入工作。机器的轰鸣声中,她的背影显得格外坚定——这或许就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诠释:当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被温柔以待,日子总会像8月的阳光,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编辑:张倩佳 二审:陶子瑶 三审:李造雄)
编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