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蓝色牧场”大丰收!福州连江海蛏、花蛤大量上市

时间:2025-07-20 06:06:00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嘉琪 通讯员 陈成志 吴其法

盛夏时节,海鲜正鲜。眼下,福州连江县的海蛏、花蛤正大量上市,成为夏日餐桌的主角之一。当地村民们每天趁着潮落的间隙与潮水赛跑,抢收这份来自“蓝色牧场”的馈赠,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潮间作业争分夺秒

海蛏采收正当时

在浦口镇中麻村南面海域,村民们今年正月养殖的1000余亩海蛏,目前已达到上市的规格。7月16日凌晨5时许,村民们趁着潮水逐渐回落,驾着手扶拖拉机,蹚着没膝的潮水,浩浩荡荡地赶往距离岸边约1公里的低潮位海蛏养殖区。“挖海蛏需赶在退潮期进行,大概需要作业3~5个小时,其间是没有一点休息时间的,必须争分夺秒。”中麻村村民林兆明说。

村民们一字排开捡拾海蛏(连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海蛏养殖田里,村民们通常以3~5人为一组协同作业,部分小组规模达10余人。只见他们一字排开,躬身弯腰,一手挥动小锄头,快速挖开约40厘米厚的滩涂泥层,另一手同步捡拾海蛏,放入塑料盆中。待盆中装满,村民便将海蛏倒入筐内,再挑至手扶拖拉机旁进行集中转运。

“中麻村海域靠近敖江入海口,咸水与淡水在此交汇,养殖的海蛏壳薄味鲜。每天一万多斤的海蛏送至马尾市场销售,很快就卖完了。”海蛏经销商张孝耀说。

据了解,随着连江县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海水水质持续提升,近两年海蛏产量显著提高,市场价格也保持稳定。中麻村村民余统进告诉记者:“今年海蛏的亩产约6000~7000斤,市场价每斤15元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

渔民趁着潮水退去采收花蛤(连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花蛤采收有窍门

收获期持续至国庆

另一边,晓澳镇晓锋社区的花蛤采收同样繁忙。7月18日6时许,在晓澳镇晓锋社区海域的花蛤养殖区,十余位村民正等待潮水退去后进行花蛤收获作业。“采收花蛤需要根据潮汐的变化出海,满潮后4~5小时是下海的最佳时间,等涨潮后1小时上岸,有时候晚上也要下海工作。”养殖户李荣介绍道。

当潮水退至齐腰深时,渔民们纷纷下水,十人组成一个团队进行采收。一人拖着柴油机和水泵在前面走,利用高压水流将花蛤冲至后面几人的网兜中。

据养殖户谢瑞财介绍,采收的花蛤中还存在一些空壳花蛤。他们会将花蛤倒入调配好的沙泥水中,空壳的花蛤会迅速灌满沙泥沉底,而好花蛤则会浮在上层。反复搅动后,就能快速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花蛤,随后运往福州各大市场进行销售。

渔民收获满满的花蛤(连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悉,花蛤有着“天下第一鲜”的美誉,晓澳镇的花蛤更是“个中翘楚”。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晓澳镇位于闽江、敖江交汇处,这里海域潮流畅通、饵料丰富、温度盐度适宜,为花蛤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此外,得益于近年来连江县对海洋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海洋环境愈发向好,花蛤的生长也更加快速,肉质也更加肥美。

养殖户游学春难掩喜悦说:“今年花蛤个大肥美,平均亩产更达2500公斤,总产值有望突破三千万元。”更令他欣喜的是,花蛤的产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0%,收获期将持续至国庆前后,源源不断供应市场。

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4年全县海蛏养殖面积达2.3万亩,总产量超4.8万吨,产值约15亿元;2024年全县共养殖花蛤32305吨,养殖面积达695公顷。

编辑:陈佳卉

审核:袁丽群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