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阳县阳坡村:群防群控 共筑防汛“安全堤”

时间:2025-08-20 10:11:00

雨幕里,穿着雨衣的身影正沿着淤地坝巡查;村委会里,应急灯始终亮着,值班人员紧盯雨量监测数据……入汛以来,中阳县下枣林乡阳坡村的防汛弦一直绷得紧紧的。这个藏在山坳里的小村庄,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一张防汛“安全网”,守护着村民的平安。

阳坡村坐落在中阳县以西13公里的山坳里,8座淤地坝是抵御洪水的重要屏障,旁边还有一处景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了防汛的“重点关照对象”。“汛期来得早,我们得提前准备。”中阳县阳坡村党支部书记谢惠明指着墙上的防汛地图说,村“两委”班子开春就开始琢磨防汛的事,不仅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还成立了防汛指挥小组,推行“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户”的联包机制。

村里的大喇叭成了防汛“宣传员”,《应急避险指南》挨家挨户送上门。“王大爷,您家住在坡上,要是下大雨,听见敲锣声就往村头的安置点跑。”村干部赵小喻又一次来到独居老人王大爷家,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发定位求救。全村常住村民的信息都记在村干部的“民情本”上,尤其是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更是重点关照的对象。

防汛光靠村里的力量还不够。阳坡村拉上驻村企业桃园紫云牧业公司,组建了一支50人的应急抢险队。网格员、安全员、护林员分片巡查,企业的挖掘机、抽水泵随时待命,形成了“村企联动、群防群控”的防汛格局。“村里熟悉地形,企业有大型设备,联手起来心里更踏实。”谢惠明说,这支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喊一声就到,到了就能干”。

8月5日的那场大雨,成了对阳坡村防汛能力的一次“突击测试”。深夜11点,值班的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通往许家梁小组的路塌了一个缺口,泥水正顺着缺口往下淌。他立刻用对讲机上报,村“两委”成员10分钟就赶到现场,一边用警戒线封路,一边在村民微信群里发预警:“许家梁路段塌陷,大家今晚别出门,注意安全!”紧接着,他们打着手电筒查看险情,连夜联系施工队制定修复方案,天亮时,临时便道已经通了。

如今,阳坡村的防汛成了“日常功课”,24小时值班电话从不离人,每天对8座淤地坝、低洼处等风险点进行“拉网式”排查,雨后的巡查结果当天就得汇总上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仓库里,雨衣、雨鞋、救生衣、手电筒摆放的整整齐齐,旁边的企业仓库里,抽水泵、编织袋随时能调运。“这些东西平时看着占地方,关键时候能救命。”值班员赵小喻拍着防汛物资箱说。

“防汛没有旁观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守住家园。”谢惠明的话里透着坚定。在阳坡村,防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雨夜巡查的脚印,是24小时亮着的灯光,是干群携手筑起的那道坚不可摧的“防护线”。记者 王洋 徐楠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