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 实习生 彭傲)“救命啊!救命啊!”7月19日早上5点多,湘江风大浪急,在望城许广高速湘江大桥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有人掉水里,被浪卷走了!”正值汛期,贸然下水,只怕也会被浪卷走。正当围观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恰在岸边停船的廖练刚顾不得穿救生衣,立即发动船火速赶往出事点,将淹得只剩头顶留在水面的小伙子及时救起。
“看见有人掉水里面了,我肯定要救呀!”7月25日,记者见到了正在摆渡的廖练刚,他表示自己救过几次人了,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

两分钟的生死时速
望城许广高速湘江大桥下,一艘木头船,深褐色的船身被水泡得油亮,船尾装着个小螺旋桨,船前左右各支着支木桨,桨柄磨得发亮。船头站着个老汉,头发白了大半,红铜色的脸膛上皱纹虽密,眼睛却亮得很,这正是救人者廖练刚。
7月汛期,江水将连接洪家洲的水泥路淹没了近三十厘米。趁周末前来游玩戏水的小伙子一不留神就从路面滑到湘江里了,并迅速被冲往下游。
“当时,我开船送同村的老唐出行,刚靠岸,就听见大家在喊救命。”廖练刚拿起船前的木桨,比画着当时的动作。“老唐也瞅见那后生小伙,脸都白了。”他说。
“在那儿!第五根柱子边!”有人指着江面大喊。众人扭头看去,只见第五根水泥柱旁,一个黑影在浪里起起伏伏,身子正被漩涡往柱根拽,只剩脑袋还露在水面,双手胡乱扑腾着。这桥墩由六根水泥柱并排立着,第五根柱跟前的水流最湍急,江水撞上去折回来,形成逆时针转的漩涡,看着不急,底下的劲儿却能把半块砖头卷得打转。
“大家让一让!”廖练刚一听急了,顾不得放老唐上岸,马上发动木船前去营救。
离第五根柱还有7~8米远,廖练刚“咔”一声熄了螺旋桨:“木头船轻,被漩涡一带容易晃,螺旋桨转着怕伤着人。”他俯身抄起船前的木桨,左边一支塞给老唐,“搭把手!划!”
两人各握一支桨,身子一前一后拼命使劲。两分钟之内就赶到了出事点,此时小伙子已经脸朝下,只剩后脑勺偶尔被浪头托起来一下。
廖练刚把木桨往水里一撑,木头船借着劲儿往前挪了半米,正好停在小伙子身后。他和老唐两人合力将小伙子成功拖上船。
正好,120救护车也及时赶来,将小伙子送往医院。

“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想过要回报”
今年67岁的廖练刚是土生土长的洪家洲人,是在湘江这片水域长大的。平时就在桥下当摆渡人,接送汛期进出洪家洲的村民。
19日救下人后,获救者的朋友们表示将给廖练刚送一笔钱表达感谢。

“我坚决不要钱!当时情况危急,我什么也没有想,直接就往河里冲,头脑里只有救人的念头,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把人安全救起。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想过要回报。”他表示,自己救人不是为了要回报,能救则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人沉下去。
“我救过好几次人了,做好事不要回报,我心里更舒坦、更开心!其实这就是最大的回报。”廖练刚告诉记者,前几个月有辆车掉江里,也是他开着船跟蓝天救援队一起把人拉上来的。
“您都67岁了,您的三个孩子知道您几番冒险救人,不担心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廖练刚表示:“担心啥?做好事有好报。我就在湘江河边长大的,自己会游泳,也懂得一些救人的技能。”
他表示:“我的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我总跟他们说,你帮了人,心里踏实。我也希望要是哪天他们遇着困难,也会有人伸手帮忙。”